10/29/2010

生活習慣

根據環保署統計數據,2009年的都市固體廢物佔了大約7成時家居廢物,要減廢似乎必須從家居廢物著手,家居廢物的產生往往是我們生活習慣所造成的。在統計數字中透露了一項非常重要訊息是,家居廢物中佔了4成4的是易腐爛物品,照我看所謂易腐爛物品其中佔大部份的應是我們吃不完的食物。在經濟未起飛的年代,父母時常叮囑子女要「有衣食」,就是要珍惜穿和吃的,可以穿和可以吃的都不要隨便棄掉。現今人們對「有衣食」的概念都不以為然,認為想吃就吃有甚麼不對。事實上我對想吃就吃沒有甚麼意見,對時代改變亦需跟得上步伐,總不能叫現代的人過得太清苦,但想吃多少和能吃多少就是另一個話題了。如果人們能夠認識自我,自己的胃口究竟有多大,跟自己買的食物是相配合呢?眼闊肚窄往往就是人們製造垃圾的根源。
台北市自2000年著手減廢成績斐然,主要是多方著手,並不是只懂收費。其中在減廚餘,教育民眾如何將廚餘轉化成有機肥料,並鼓勵民眾去做。建設配套設施深入社區,才有今天的成果。

10/27/2010

戒除即興式消費

要成功減廢必先由個人的生活習慣和消費模式開始著手,不必要的消費即意味著在製造不必要的廢物。要戒除即興式消費習慣也是可以減廢的,在經濟好的年代提出這種建議未必有人聽得進耳。但近年全球經濟反覆不定,人心不穩和對經濟的安全感大降的情況下,政府應大力宣傳及教育市民應該戒除即興式的消費,一來對個人理財有莫大改善,另外間接亦能改善垃圾增長壓力。
喜歡即興式消費的人往往是因為日常生活感到異常大的壓力,藉著購物去減壓,如果因壓力而去購物減壓的話,可能適得其反,衍生另一個購物狂(Shopaholic)問題出來,所以社區心理健康亦需關注。

10/26/2010

徵費可以減廢嗎?

早前香港政府就舊電器處置進行徵費作出咨詢,最近就家居垃圾進行徵費亦提出公眾咨詢,我見咨詢建議一出,眾真假環保團體紛紛表態支持,但我有一個疑問,徵費真的可以減廢嗎?
香港政府對於處理所有問題(不單是環境問題,而是所有問題)都是偏向寓禁於徵的,主要原因是香港的政府官員懶!對於任何社會問題,徵費是執行最簡單、出錯最少的方法;可惜徵費往往無法杜絶問題,甚致是在逃避處理問題。一刀切的為垃圾徵費方法,容易對社會發放錯誤訊息,以為在繳費之後已經完成了社會責任,對於一般公民在減廢意識方面並未能有所提高。政府為遊說市民徵費會為減廢帶來良好效果,而引用外地成功例子,其中包括自二千年以來就垃圾徵費的台北市。但是台北市並不是只用垃圾徵費一招去減廢,如果香港政府以為只用一招就可以減廢的話,可算是太過天真,還有點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