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2007

核能

在十一五行動綱領中表示,將再生能源發展和使用為重點項目,而其中核能更是溫總點名為首要發展項目,因為相信核能是可以解決全球氣候問題的長期方案。運用核能可以分為核裂變和核聚變兩種,而有關再生能源應該是指核聚變,因為人們它可以提供無限和清潔的能源,但核聚變的技術至今仍未全面掌握的。

而今天用來產生核能的核裂變反應中,是把重元素(例如:鈾)裂變成較細元素。但在前蘇聯(今白俄羅斯)境內發生的切爾諾貝爾核電廠事故後,人們對全面掌握核裂變技術再次表現得有保留。

6/09/2007

海洋十寶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最近舉行海洋十寶多媒體創意展覽和海洋之最的網上普查;展覽是分為兩場,第一場由今天(6月9日)至6月11日在黃埔新天地時尚坊舉行。第二場則於6月16日至6月17日於奧海城2期地下北翼中庭舉行,有興趣人士可抽空參觀去。
至於海洋之最是可在網上選出「我最喜愛的海洋十寶」、「最應受關注的海洋十寶」和「最有活力的海洋十寶」。參加者有機會參加抽獎,得奬人士可得兩張玻璃船船票去觀賞海下灣生物中心海底珊瑚群落。詳情可瀏覽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的海洋十寶資料網站

6/08/2007

利用能源的方式

根據利用能源的方式來分類能源的類別可分為初次能源和二次能源,初次能源是無需加工去改變它的基本形態而可直接使用的能源,例如石油、煤炭和太陽能等都是初次能源。

而二次能源則是由初次能源加工或轉換而成的能源,包括蒸汽、煤氣、電力和各種石油製品都是二次能源。

6/07/2007

能源的來源

當我們談及能源的時候,可能只會想起石油,其實能源是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分類。例如可以按能源的形成的來源來分類,又可以按利用能源的方式來分類,亦可以按我們的利用程度來分類,更可以利用能資源的再生性去分類。

如果按能源的形成的來源來分類的話,很多人以為來自太陽來的能量只有太陽幅射。其實除了太陽幅射外,其他很多能源都是從太陽能直接或間接做成的。

石油、媒炭、天然氣等都是很久很久以前太陽能轉換來的積蓄,另風能、水能和除了潮汐能以外的海洋能,以及大多數的生物質能都是來自於太陽能。

太陽和月亮的引力造成潮汐,潮汐是一種可以利用的能量,這是太陽和月亮合作製造而成的能源。

除了太陽是能源的來源外,地球本身也有自身的能源,它就是地熱–包括地下熱水和地下蒸氣等。另一種就來源是地球一些含有放射性的元素,如鈾、氘氚等物質,它們能轉化成核裂變能和核裂聚能。

6/06/2007

中國轉態

中國在溫室氣體排放的態度上有所改變,主要由採取合作轉為立場較為強硬。其轉變可以在聯合國在曼谷舉行的氣候改變問題會議看見,中國害怕新的排放機制會影響經濟發展,這個憂慮和當年美國拒絕簽署《京都條約》的理據何其相似,美國今回虛應一下,好讓中國在國際舞台上當一回丑角。

6/05/2007

太陽能灌溉系統

中電憑著環保道變壓站的太陽能雨水灌溉系統贏得大奬,系統的概念是將雨水收集起來,並每天定時灌溉變壓站天台的植物以綠化變壓站。其實土力工程拓展署亦有在大坑徑公園安裝一個太陽能灌溉系統,該系統是利用太陽能抽取地下水去灌溉公園斜坡植物。不論是抽取地下水還是利用收集得來的雨水去灌溉,都是一個很酷的點子。既不浪費食水,又利用再生能源。我覺得此概念可在未發展地區大量使用作汲取地下水作灌溉或飲用。

6/04/2007

綠色變壓站

中華電力發表的2006年度社會及環境報告書內指出,中電將旗下的變壓站改成一座節能建築物。她們將改用靜音及自然冷卻變壓器;無油的電纜及開關裝置,並利用計算流體動力學去設計一個捕風屋頂,利用天然氣流去為變壓器散熱。並利用多裝崁玻璃窗去採光,在屋頂的設計將與四周環境配合,利用環保物料、設計及建築去建立他們的綠色變壓站。

不說不知,中電亦憑環保道變壓站的設計奪得環保企業大奬。將軍澳環保道最吸引人的地方是安裝一套以太陽能推動的雨水灌溉系統於變壓站,以綠化變壓站天台。

6/01/2007

環保的迷思

當自己發學過去一心去做某些事情是與你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馳,你會有甚麼感受呢?這是當你去研究某些事時,好像越搞越糊塗的樣子啊!

當你使用再生能源去減低排硫程度時,有人告訴你太陽能光伏板的原料亦是地球的珍貴資源,製造一塊光伏板所用的矽亦會對地球做成無可彌補的傷害;與此同時,又有人告訴你,風力發電機所發出的高頻和低頻聲音,人類可能聽不見,但可能對其他野生動物做成若干的影響,令它們減低性趣,影響它們的繁殖率。水力發電廠亦會可能影響河流的生物活動習慣,做成影響。

當你認為有機食品對生能有益的同時,有人告訴你從外地運入有機食品會導致運輸活動頻繁,增加運輸工具的排廢的機會,更有人提出有機種植不環保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