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0/2007

美麗的新世界

香港政府對推行藍天行動同時,正努力於減少固體廢物數量。如果固體廢物數量不變,不知會否使香港的堆填區負荷量不能承擔,導致環境質素急速變壞。

國內已有村莊、鄉鎮將所有有機廢物收集起來運用,利用生物質能轉換方法,為村鎮提供能源、熱水及暖氣。剩餘的渣滓則轉化成為有機肥料,分派予村內農戶使用,而其他不可分解的廢物,卻根據其可循環再用的類別加以回收再造。此舉不但令村鎮的固體廢物大減,並可享用固體廢物所產生的經濟效益。

香港固體廢物數量驚人,如果能善於利用,其經濟效益一定不少的。但港人慣於炒買的經濟模式,卻欠缺對長線的投資耐性。有關活動的經濟誘因雖在,但如果需要時間等候收成的話,港人未必有興趣。

小說家筆下世外桃源的香格里拉,所描寫的是一方淨土,要是一城一鎮一市能令那裏清潔的話,可能是塵世間的香格里拉。這地方的樓房也可能比其他地方更大投資價值。

3/19/2007

太陽能的應用

一般人說到太陽能大多會想起是光伏太陽能發電,利用光合化學反應做成電子活動的原理去發電,但實質利用太陽能的應用範圍大得多。早期人類利用太陽能主要是在光和熱兩方面,至今仍沒有太大的改變。

中國早在西周時代就利用銅鏡聚焦取火,另外最多人用太陽晾曬食品、衣物及皮革等物品。到現代使用太陽能方向仍未變,但功率及效率則大有改進。例如從前會將食物放在陽光下晾曬及風乾,現在利用改進的設備可以縮短需要的時間。另外,現在的落後地方,包括非洲及國內一些地方都會利用太陽灶來煮食。

現在國內除了利用太陽能發電外,還會大量利用太陽能熱水器作沐浴用途,此等熱水器尤以北方普遍。

3/16/2007

在香港誰最敢用再生能源?

究竟在香港甚麼人最敢用再生能源?是香港政府、大機構、還是研究機構呢?我可以對你說是宗教團體和有能力的私人個體,既不是政府、亦不是私人企業。

其實再生能源不是新事物,但在政府部門來說是很新鮮的事情。要政府部門使用新事物,非要憑長官意志不可,要下屬自發採用新系統的話,除非他是吃了豹子膽,否則是不可能的。

至於私人機構,資源是非常珍貴的,再生能源的應用並不代表比用傳統能源便宜,甚至可以肯定是會比傳統能源貴。所以要她們使用再生能源非要有更大的誘因不可,例如帶來更正面的宣傳效果。

最喜愛或最敢帶頭使用再生能源的是宗教團體,例如有天主教背景的明愛機構,明愛位於長洲的明暉營,早於數年前已引入一套再生能源系統(風能及太陽能)作輔助。另九龍法國醫院亦率先引入太陽能熱水系統為洗衣用熱水作預先加熱,以節省能源,是醫療機構的第一家。宗教團體勇於使用再生能源可能是跟她們的信仰有關,地球是上天賜給人類的禮物,她們願意付出更多,阻止地球環境變壞,她們的使命感比我們一般人強。

3/15/2007

風能

風能是繼太陽能外另一種最早被人類利用的再生能源,其中更有因為大量使用而成為該地區的地標,例如低地國荷蘭就是其中一員。現今利用風能大多是利用其的動能或動電能轉換,風力發電機在國內已日漸受到重視,但風能並不及太陽能受歡迎可能是,它同樣受到天氣、氣候及地理環境而影響其表現的穩定性。與此同時它亦帶出若干噪音問題,但隨著技術改善,有關問題亦得若干程度舒緩。

在香港利用風力動能的地方不多見,而利用風力發電案例則仍然算是廖廖可數的。

風力發電在香港之所以不普及的原因,除了是香港的電網已經發展得很成熟了,市電可以很方便得到。另一方面就是香港沒有一個可發展成為風力場的地方提供。最重要的是政治理由,政府不熱衷加上兩電根本不希望風力發電的普及,就算在南丫島上的一支風力發機的樹立都只為平息民眾對港燈多方面的不滿情緒。

3/14/2007

太陽能

太陽能可以說是人類最早懂得利用的能源,人類祖先早就利用太陽取暖、晾曬衣物和焙乾食物等。現今人類主要利用太陽作光熱轉換、光電轉換和光化學轉換,但光化學轉換至今仍處於研究階段,於應用層面可能仍有一段距離。

光熱轉換已經廣泛地應用於取暖、製冷、乾燥、蒸餾、温室、煮食以及太陽能熱發電和熱動力等。而光電轉換則光生伏打效應原理製成的太陽能電池。

太陽能的優點可以大致如下:1. 無處不在–太陽是可以照遍大地,無需運輸就可以就地取材。2. 無公害–太陽幅射是沒有廢棄物的,沒有噪音,亦沒有產生對人有害的物質。3. 取之不竭。

其缺點就是太陽能受客觀環境影響而導致不穩定供應,最主要是天氣、氣候及地形所影響。

3/13/2007

生物質能

所謂生物質能就是有機物中除了礦物燃料外的所有源於動植物的能源物質。最最最傳統的生物質能可以算是燒柴,但是燒柴的能源效益並不高。現今通常使用的生物質能物料可以是木材、落葉、農業廢物、水生植物、油料植物、家居或工業有機廢物(如:廚餘)、動物糞便等。使用生物質能大致可以分為三種方法:1. 直接燃燒;2. 熱化學轉換;及3. 生物化學轉換。

直接燃燒方法最為簡單,可惜效益低且帶有煙塵的缺點,現在國內在重點推廣經改善的節柴灶,由原本的10%熱效率提升至20~30%的熱效率,但只限於農村內推廣。至於熱化學轉換是指在一定溫度和條件下,使生物質氣化、炭化、熱解和催化液化,以生產氣態燃料、液態燃料和化學物質。另外化學轉換是包括有將生物質轉換成沼氣或乙醇。

國內已有些農村收集全村人畜的糞便,並將之轉化成沼氣作燃料供全村使用,不但解決了全村能源問題,亦改善了因處理糞便對環境的影響。

3/12/2007

空氣質素

香港空氣質素日益惡化,更令部份在港外國人放棄留港發展。據資料顯示,香港工業北移,理應沒有嚴重空氣源頭在港,但事實上,邊界是人造出來的,但空氣才不會管你是那人的地盤,它們會隨風飄散。所以在沒有季候風的日子,香港的空氣質素特別差,因為北方大陸的工廠除了送給我們價廉物美的貨品外,亦送給我們已受污染的空氣。最近中央政府已醒覺發展帶來的代價,在十一五計劃中,在環保方面著墨甚多。其中包括限制工廠排放空氣污染物,深圳多年前已強制出租汽車以石油氣推動等。

香港政府又做了幾多事去改善空氣質素呢?向兩電施壓要求減低排硫量,鼓勵市民多用交通工具,及鼓勵使用符合歐盟標準的引擎汽車等,但這些舉動都是非常被動的。

3/09/2007

再生能源

根據十一五行動綱領,中國將大力發展再生能源,其實再生能源有幾種?一般而言,通常都會以為是太陽能就是再生能源,但太陽能只是再生能源的一種。

只要有關能源擁有以下特點都可以歸納為可再生能源:1. 能量密度較低但高度分散;2. 資源豐富並可以再生;3. 清潔乾淨,使用中幾乎沒有損害生態環境的污染物排放。

但是對於再生能源的分類,中國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是有明顯的差別的,根據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大致分為三類:1. 大中型水電;2. 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電、太陽能、風能、現代生物質能、地熱能及海洋能等。3. 傳統生物質能。

而中國則指再生能源為除常規化石能源和大中型水電及核裂變發電外的生物質能、太陽能、風能、小水電、地熱能和海洋能等一次能源以及氫能、燃料電池等二次能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