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2007

鹹水草

綠色學生聯會最近提倡重用鹹水草,以減低使用膠袋的建議。此建議令我喜出望外,除了減少使用膠袋這令環境更好外,我一向覺得使用鹹水草去包紮餸菜是一門藝術。記得兒時市場仍未完全淘汰鹹水草的,小販們可以用一束鹹水草(他們多用兩條或以上的水草)去紮任何貨品,如一尾鮮魚、一斤青菜等,又或者以白報紙或舊報紙作輔助去包紮球狀貨品,如雞蛋、馬鈴薯和蕃茄等。

鹹水草已經被淘汰多年,如果小販們真的會重用它的話,我想要請回已退休的前輩們出來主持多個課程,教導一下後進們如何使用鹹水草去包紮了,我還覺得可以成立一個學會專門研究鹹水草包紮方法。

4/27/2007

心態

很多宗教都會告訴我們,我們的心是很容易受到欺騙的。就正如一碗木瓜雪耳糖水跟一碗冰糖燕窩的營養價值是不遑多讓的,一件棉夾衣跟一件毛皮大衣在香港來說保溫程度亦相差不遠。束一把馬尾辮子和燙一個負離子髮型,在人家眼中亦同樣整齊好看的。但大部份人偏偏追求的是從虛榮浮誇的取向,浪費金錢之餘亦消耗資源,換來的是看不到、捉不著的虛榮感覺。

我不反對吃得好,但不要眼闊肚窄地點過量的菜。結果點的多,吃的少,剩下的都送堆填區去。要改變生活態度去支持環保,最好的起步是先改變心態,由點菜開始,點菜量與食量相若,減少剩餘食物。帶走剩菜作後用亦是一個良好習慣。

4/26/2007

獨立系統

既然香港的太陽能光伏系統不是並網運作,那麼香港的光伏系統算是甚麼的一種系統呢?嚴格來說香港的光伏系統只能算是獨立系統(stand-alone),就是將當天氣不佳時,用家可以向電力公司購買電量以補充光伏系統的不足。但當天氣良好時,光伏系統可能產生過剩的電量,那時用家只能將剩餘的電量儲起留待日後使用;又或者將有關電量放走,免得傷害有關電力系統及電器用品。

因為獨立系統並不涉及輸電往電網,所以不會有惹上官非的虞,但因為會有浪費剩餘電量的可能性。

4/25/2007

並網

環顧香港替人安裝太陽能光伏系統的公司,大部份都聲稱可以將系統並網(on-grid)運作。其實甚麼是並網呢?照國際要求,在香港兩間電力公司不開放電網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將太陽光伏系統並網,用家如果強行將系統並網,可能要應付兩間電力公司的法律追討,所需支付的賠償金額可能是一個天文數字,我想根本沒有人願意因此而惹上官司的。

國際上所說的並網是當天氣良好時太陽能光伏系統所產生的電力供用家使用,但光伏系統產生的電量可能會比用家需要的電量還要多,並網系統可以容許用家將剩餘的電量放上電網,即將剩餘電量轉賣予別人或電力公司。反之,如果天氣不佳,光伏系統產生的電量不足用家所需的時候,用家可以從並網系統取用電力,即是向別人或電力公司購買電力。這類並網系統在日本已經推行了,但香港在2008年前根本是沒有可能談上並網系統。

4/24/2007

污染的後果

記得求學上地理課時,當時講及污染只涉及三類:空氣、水源及聲音,現在這三類分類好像已經不足應付時代的轉變了。都市化最明顯的有是光污染,以前人類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縱使漁光點點,天色佳時亦可清楚看見天上繁星,現在卻難得在市區見得天上星光。光污染不但壞了我們觀星的興致,太光會影響生物(當然包括人類)的活動,故亦會影響生態的系統。土地的污染令土地不再適宜種植,植物的減少導致各種問題的湧現,包括沙漠地區擴大,糧食短缺及地球暖化等。水源污染導致食水日漸短缺,有人估計將來戰爭起因不再是爭取石油的控制權,而是食水的控制權。空氣污染令到人類呼吸系統疾病增加,加重有關的醫療開支。

很多人抗拒加入環保,是不想投放更多資源,他們在經濟上考量認為是賠本而沒有實益。但他們沒有計算到的是越遲投入環保,將來可能要付得更多在承擔有關環境污染的後果。

4/23/2007

博客黃牛君對柯程欣君的回應

上周柯程欣君曾在蘋果日報撰文回應博客黃牛君對某些環保人士的觀點,而今天黃牛君亦在蘋果日報撰文回應柯君,並指出環保人士對「浪費」和「消費」的定義混淆。這是一個頗有趣的話題。

環保團體

環顧四周的環保團體比比皆是,最近更是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她們各有各的立場、對像、方向及行動,有的採取激進的手法去爭取公眾的注意,有的是從憲制中入手;更有的是從學生們入手,希望早日撒下環保意識種子,好令將來有豐盛的成果。

亦有些環保組織表面披上保護環境的外衣,背後卻帶有某些政治使命,好使幕後支持者可以達到其政治目的或經濟目的。要支持某些組織宜先多瞭解,好讓有限資源投放正確的地方。

4/20/2007

香蕉癌

根據報導最近一種名叫巴拿馬病毒肆虐廣州,導致廣州一帶蕉樹枯死,蕉樹感染後是無藥可治的,所以國內稱此為「香蕉癌」。病毒漫延之驚人速度,令人憂慮香蕉會有絕種之虞,但國內專家卻否定此說,並指病毒已受控制。更澄清病毒是「對樹不對人」,所以進食有關香蕉並不會對人類健康做成影響的。

根據廣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的統計,廣州市8667公頃的香蕉林中,已經有34.5%感染了巴拿馬病,而且病毒正在以每年20%的速度擴大感染面積。

巴拿馬病是沒有治療方法,而且能夠通過土壤、水、工具傳播,所以一旦零星發現,必須對該片香蕉林隔離消毒,並在幾年內不種植香蕉,否則只要感染形成一定規模就無可挽救。

廣州香蕉大多屬於不能抵抗巴拿馬病毒的巴西蕉,現國內開始著手研究引入能抵抗這種病毒的香蕉品種。

4/19/2007

值得反思的文章

今天蘋果日報刊出一篇柯程欣君的文章,文章點出一些環保人士值得反思問題。我常說環保是心態、是修行、是價值觀,所謂修行就是明知結果不是一蹴而就仍每天堅持去做,雖然明知四周有無數的誘惑或誤會仍不為所動,只要堅持精進努力。就是這一種不可移的態度,每天一小步的去走,那怕是目標有多遠,只要真心為環保而並不是從經濟上立足推演的。事實上現今環顧四周有無數打著環保的旗幟傢伙,卻是在進行淘金的行為。我並不反對她們的行為,只要她們的舉措是對地球環境仍是有所裨益的,並不是掛羊頭賣狗肉的商業行為。但請清晰環保的基本法就是保護環境,並不是斤斤計算眼前利益,我支持不要將本末倒置地將經濟利益放在前頭,結果資源仍是糊里糊塗地浪費掉。

法鼓山的四種環保

台灣法鼓山的聖嚴法師近年致力提倡四種環保運動,,就是心靈環保、生活環保、禮儀環保、自然環保。
心靈環保
環境污染不離人為、人為不離人心、所以環保要從心靈的淨化做起,用慈悲心對待眾生,用智慧心處理事情。保護自己的心,不受困擾及污染。
生活環保
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需要的才要、想要的不重要,在日常生活衣、食、住行,要養成少慾知足、勤勞、簡樸、整潔的生活習慣。能不浪費資源及能源,能不製造垃圾污染及各項污染。
自然環保
知福惜福、感恩大地,體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任何資源必須珍惜使用,不可浪費污染,自然環境必須加以保護尊重,才能長長久久覆育萬物。維持永續。
禮儀環保
從個人觀念的淨化開始,使禮儀由內心發起,形諸於外,透過行為的淨化,以心儀、口儀、身儀促進人我和諧,社會祥和。

眼觀以上範圍比我們環保戰友所要求的更全面及細緻,不失可以參考和檢討一下。

4/18/2007

做Gym救地球

日前有香港健身中心提出利用跑步機或室內單車機加裝配件用來發電,並將電力用回健身中心內的設施中,實行做Gym救地球。設計有關系統的人坦言有關概念並非甚麼新鮮事,所以他並算不上是發明者,但構想是由他想出來的,希望有關設計能改善環境云云。而健身中心發言人則表示,如果效果良好的話,不排除引入美國總店。

記得上中學時曾有套三級片,名稱好像叫「人肉發電機」,內容大致說是有科學家為解決能源危機而發明了一部發電機,其發電是要經由一對男女進行做愛去產生電力來的。當然,電影只是借題發揮,想不到竟然有人真的應用到現實裏去。

4/17/2007

丁醇

如果一講生物燃料的話,很多人都會聯想起乙醇的,但現在歐洲開始大力發展丁醇。丁醇和乙醇一樣可以從農作物提煉出來的,包括穀物、小麥、甘蔗、甜菜和高梁等農作物。可望將來更可從作物的纖維素中提煉出生物丁醇,到時生產量和成本效益都會大幅提高。

丁醇的優點是能以比乙醇高的濃度調入汽油中,而又無需改造有關汽車,同時,它也比具有較好的經濟性。

4/16/2007

台灣電池押金制

台灣環保當局的長官意志是否比香港的環保官員強在此可見一班,最近他們鑑於台灣民眾對回收舊電池的效果不彰,決定推行「舊電池換購新電池」及押金制度,未來民眾購買電池時,得須攜帶舊電池,買一顆,帶一顆,買10顆,就得帶10顆,如果手邊沒有舊電池,購買一顆新電池則需多繳五元押金。

這個制度並不新鮮,與以前香港飲料的按樽制度差不多,只不過舊瓶新酒。但不知買新池時是否有登記制度,否則零售商為促成交易或對老主顧隻眼開隻眼閉的話會否導致制度崩潰呢?如果行政措施做得太多的話,又會否做成擾民呢?

所謂實踐是驗證真理的唯一道路,所以讓我們一起期待他們的成功,並可以作為我們的先驅模範。

4/13/2007

按樽!

記得在二、三十年前的飲品器皿是玻璃樽為主流,並不像現在以即棄容器為主。那時候不論汽水、啤酒或鮮奶都是以一種按樽制度去回收自身公司的玻璃樽去循環再用,以減低公司的營運成本。當時消費者向公司買飲品時,公司是以借用形式向消費者提供飲料器皿,消費者向零售商以按金一角至五角左右(價錢由飲品公司定)去抵押那玻璃樽,當消費者將玻璃樽退回給零售商時,零售商亦會退回有關按金予消費者。所以在小學放暑假的時候,我會跟著家人提著一大袋玻璃樽去買汽水回家。零售商只作為一個中介人,他本身是沒有甚麼的實則經濟效益,但制度卻行之有效。那時候即棄容器興起,很多人開始覺得按樽制度麻煩,寧願不要那一個幾毫的按金,在喝完飲料之後就棄之哉!

4/12/2007

甚麼可以提煉生物燃料

現在世界各國紛紛加入發展生物燃料行列,並處於百花齊放的階段。各國所採用的原材料亦盡不相同,究竟有甚麼原材料可以用來提煉生物燃油呢?

在巴西大概百分之四十的酒精燃料是用甘蔗來提煉的,最近更推廣蓖麻此種農作物。美國則趨向利用穀物、大豆和動物脂肪來生產,而歐洲則用大豆、油菜籽和動物脂肪來提煉,日本使用動物脂肪,馬來西亞用椰子油籽,印度則傾向使用非食用植物油。

另外,食肆產生大量煎炸食油,或廚餘分解、過濾出來的棄置食油都可以用來提煉的。

4/11/2007

一利生一弊生

所謂針無兩頭利,凡事有其優點亦會帶來其他的弊害,就生物燃料的發展亦無辦法逃離此宿命。有人曾提出發展生物燃料可能會帶動食品價格上升,導致另一個社會問題,而農夫為開闢更多耕地而破壞生態環境等。

有人對生物燃料提出質疑是有利生物燃料健康發展,其實因技術改良關係,現在已不只從穀物提煉生物燃油,更可以利用穀物外殼和其他農業殘餘物來生產。所以有關農作物因競爭而導致食品價格上升機會大為減少,反而有關植物能更全面善用,不會浪費。

研究新品種的農作物,或應地理環境因素而選擇合適品種的農作物亦未必會影響生能環境。例如巴西政府推廣蓖麻,可以減少砍伐森林的面積。或者擴大利用不適合食品作物生產的土地種植有關合適提煉生物燃油的農作物等。

4/10/2007

巴西的示範

巴西除了在70年代帶頭投放資源發展生物能源,有關新能源技術其實是根據美國科學實驗的基礎上研製出來的。有了主軸卻沒有配套是不可能推廣生物燃料的,所以巴西一組科學家努力於發展一種能以汽油和酒精為燃料的汽車,而不需要進行轉換。

當然有了燃油和汽車之後,亦需要一連串的方便使用安排。因此在全國的加油站中都有酒精燃料出售。巴西政府希望憑著發展生物燃料可以帶領巴西走出貧窮,與此同時,巴西此舉能在出示範作用,以經濟誘因減低廢氣排放量。

4/04/2007

地球病了

記得多年前曾有一段電視廣告說:「地球先生病咗喇。」來警告人們要保護地球,當時人們對廣告所帶來的信息並不重視,認為言過其實。昨晚天文台發出寒冷天氣警告,這是有紀錄以來首次在四月份發出寒冷警告,雖然一向有「未食五月糉,寒衣咪入櫳」之說,但去年經過百年來最暖的冬天,今又經歷首個寒冷的清明時節。顯然易見,現在不是地球先生向我們發出警號了,而是地球先生真的病了。你會願意為地球先生治病、養身及調理嗎?

4/03/2007

蓖麻

當酒精逐漸成為國際炙手可熱的貨品後,農夫都開始注要有關趨勢,並闢地種植更多可以製造生物燃料的農作物。各國會因應自己地緣因素而決定利用何種農作物去發酵提煉乙醇酒精,如用蔗糖、玉米、大豆及菜花籽等。

巴西農夫亦想開闢更多耕地而砍伐亞馬遜地區的大批森林,巴西政府有見及此推廣用蓖麻這種作物去提煉酒精,以減少砍伐森林範圍。因為蓖麻適合小面積種植,且生命力強,可以在乾旱地區生長。

蓖麻原產於埃及、埃塞俄比亞及印度地區,後傳播到世界各地。其實蓖麻的副產品可以說是多不勝數,因為蓖麻油有低溫不易凝固和高溫不易揮發的特點。最出名就是用來提煉航空及航天的潤滑油,其他還有是塑料、化妝品、洗滌劑等三千多種不同形式的產品。它是一種很值得推廣的農作物。

4/02/2007

巴西的遠見

說起生物燃料的話,現今能執牛耳者非巴西莫屬。這個殊榮絕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她亦經過起起跌跌,甚至整個國家的生物燃料工程幾乎面臨破產。能夠捱到今天實屬不易。

70年代,能源危機導致多國醒覺到不能過份倚賴石油作主要能源,紛紛尋找新的替代能源。巴西就在此時投入大量資源開發生物能源,當時首先時試行將酒精作燃料,並將大量現成的糖廠改裝成生產酒精的工廠。

但在90年代,國際原油格價下跌,巴西的生物燃料業亦受很大的打擊和挑戰。近幾年國際原油價格重攀高峰,巴西的替代能源亦再現生機,前景亦變得非常樂觀。而且各國亦紛紛加入發展生物燃料的行列。